
农村婚姻问题现状,农村婚姻问题现状分析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农村婚姻问题现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农村婚姻问题现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越来越严重,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?
当前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办的事情,实际是现实社会突飞猛进的体现,没有今天的经济优越和条件优越,才有哪几个敢大操大办的,比如50年,那个年代饭都难吃饱,头都抬:起来,哪个才有这样的心思啊。在当今社会想要杜绝大操办是不可能的,只能是压缩或是减少,根据各地经济制定各地的有限匡架,这才是有效的制约途径
这个问题又拿农村说事,我所知道的城市比农村还要突出,这样的问题要完全禁止根本做不到。只能说尽量减少大办之风,由***规定,村和社区盟督。办酒席的先申报,由村和社区批复才能办酒席。结婚的不能超过十槕,白喜不能超过二十槕。因为白喜丧事,帮忙的比较多,有些亲戚比较多,人生最后一次,平时少来往的亲戚也会来拜祭,可以放宽一些。凡超过规定的一律罚款,每超一槕罚一万。这样漫漫的行成实惯,也就没人再大操大办了。
婚丧嫁娶是大事,为此,在农村要举行仪式,办酒席,这是传统,也是民俗,无可非议。规模大小要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宾客多少而定,没有限制。
近些年来,由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,这种活动规模和规格都有提高,这是人民生活幸福的表现,不能认为这是浪费。
提高农村的消费水平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因素。农民有了钱,也要正常消费,不把钱都存起来,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发展。当然,也要适度消费,根据自己的财力消费,不得铺张浪费,不得公款吃喝,不得***借婚丧嫁娶之名收受贿赂。
谢邀请。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风气由来以久,甚至成了低收入家庭的一种经济负担。如何制止这种不良之风?
个人认为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,营造移风易俗的氛围,把“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”宣传到千家万户,纳入到“村规民约”之中。宣传工作到位了,村民的思想意识便会很快得到提升。
其次树典型。要从上到下抓起,严查乡镇党政负责人,***公务人员,机关干部中大操大办,借机敛财的不正之风。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都要抓。
其次,发挥村组干部、党员的带头作用。过去常讲群众看党员,党员看干部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只要干部、党员带头移风易俗,农民群众看的着、听的见,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,结合本地乡村实际制定的措施便会为老百姓接收。
人情往來是乡村不可缺少的民俗,喜事也好,丧事也好,乡亲朋友前来是正常现象,但不一定非得大操大办,各地应制定附合当地实情的标准,不能把人情变为钱情,失去了乡俗民风原有的意义。
相信只要把移风易俗纳入到党的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之中,做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去抓,大操大办的不良之风一定能有效地转变过来。
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顶盛,截止目前还没有什么解决方法,不但刹不住,而且还越办越大,攀比成风,愈演愈烈,前几年***也曾出台过一些政策,但是,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难以制止。
现在农村的单身汉年满六十岁都可领取一千三百多元,是真的吗?
经济发达地方就是真的,经济不发达地方达不到1300元,也快接近了,所以也不算是***的。就拿我们这边来说吧,经济欠发达,岁数大一点的单身汉都不干活了,因为现在国家政策好,60岁之前给低保,每月200多块钱。60周岁以后单身汉就是五保户了,每月我们这里给发684元,不集中供养的,还给提供住房,免费合作医疗等,村里还定期送些米面油。愿意集中供养的,都到养老院了,日子过得都无后顾之忧。经济发达的地方,比如上海,给60周岁以上的单身汉的待遇应该高于1300元。所以,题主提的这个问题还是要区分地区来看待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婚姻问题现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农村婚姻问题现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lwtw.com/post/22145.html发布于 2024-05-19